如何挑選合適企業的AI授課講師?

AI,ChatGPT,Felo,Gamma,Preplexity,DeepSeeK,Team Building,人資,AI講師,團隊建立

讓AI工具成為好幫手,而非取代自己的工作

避免陷入『工具焦慮』,建議專精於少數關鍵AI工具

面對琳瑯滿目的AI工具,許多人陷入了一種”工具焦慮”,覺得不斷學習新工具才能保住飯碗。事實上,過多地追求學習各種AI軟體,反而可能導致精力分散,無法真正掌握其核心價值。與其被技術潮流牽著走,不如選擇幾個與自身工作密切相關的AI工具,深入研究並熟練使用,將其發揮到極致。

以「商業簡報」為例,許多企業要求員工具備製作專業報告與視覺化呈現的能力。若能熟練使用AI輔助工具(如ChatGPT生成報告大綱、Notion AI整理資料、Canva AI製作簡報、Felo 生成心智圖),將大幅提高簡報製作效率與內容品質。

例如,使用ChatGPT生成PPT報告的初稿,結合Canva AI快速套用視覺模板,能有效縮短製作時間,讓報告更具專業感。此外,透過 Felo 生成心智圖,清晰呈現複雜概念,幫助聽簡報者快速理解核心要點。

提問能力是關鍵,善用AI也需”問得好”

AI工具雖然強大,但其輸出結果高度依賴於輸入指令的精確性。換句話說,”問得好”才能”答得準”。善於提問,將問題拆解為具體、明確的需求,能夠有效提高AI的輸出品質。

舉例來說,一名產品經理希望AI生成一份新產品上市簡報,若只輸入”請撰寫新產品簡報”,AI可能提供過於籠統的內容。若改為”針對X產品,根據市場需求、競品分析與產品優勢,撰寫一份15頁的簡報,包含產品定位、目標客群、核心功能與行銷策略”,這樣的指令更具體且清晰,AI產出的內容更貼近需求。

在實際操作中,可以使用像ChatGPT或Claude等AI對話工具來進行高效提問。針對不同需求,可以嘗試多種提問方式,例如:

讓報告有”溫度”,避免一眼被識破

AI生成的內容雖然快速便捷,但過於依賴AI而忽略人性化的思考,往往會讓報告顯得冷冰冰,缺乏情感與深度。這類機械化的內容,很容易被主管或老闆識破,認為你不夠用心。所以如何添加一點人情味,是當務之急。

舉例來說,當AI生成了一份PPT報告,除了呈現數據與結論,還可以補充一段個人觀察,例如”過去三個季度銷售成長趨緩,與消費者需求轉變有關,建議針對高需求品類加大推廣力度”。這樣的分析結論,兼顧數據與人性洞察,能讓報告更具說服力與溫度。

此外,AI生成的心智圖、商業簡報可以作為基礎,但需結合個人觀察與團隊視角,提出具體執行方案,這些都是AI無法完全取代的。將AI產出結合自身經驗,能使簡報更具溫度和深度,展現用心程度。

結論

AI工具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好幫手,而非威脅。與其追求學習大量AI軟體,不如聚焦於幾個與自身工作高度相關的工具,深入掌握並靈活應用。同時,提升提問能力,建立提問與需求表達的系統,將使AI的產出更加精準有效。

此外,HR在挑選AI講師時,應注重講師是否能提供「情境式教學與實操」或是「真實企業授課經驗」,讓員工在實際操作的情境中學習如何使用AI工具解決問題,講師在旁引導提問與碰撞,並培養對內容的批判思維與人性化詮釋,避免產出機械化、缺乏溫度的報告,這樣才能解決企業的痛點,找到符合企業需要的講師。

最重要的是,無論AI工具多麼先進,真正具有價值的報告始終需要人性的思考與觀察,這是AI無法完全取代的。唯有將AI作為輔助工具,並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與細膩觀察,才能在數位時代中立於不敗之地,成為不可或缺的職場人才。

分享你的喜愛